%0 Journal Article %T 青海官亭盆地考古遗存堆积形态的环境背景 %A 杨晓燕 %A 夏正楷 %A 崔之久 %A 叶茂林 %J 地理学报 %P 455-461 %D 2004 %R 10.11821/xb200403016 %X 黄河上游的官亭盆地在6000aBP开始有人类活动出现,在盆地内留下了50多处考古遗址。通过野外调查及考古发掘,将官亭盆地内考古遗址的堆积形态分为叠置型遗址(连续的不同类型的文化堆积)和单一型遗址(一个类型文化堆积)。同时发现,官亭盆地内考古遗址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显著。黄河阶地在形成过程中,河流持续切割时间比较长,形成的阶地高度很高,是官亭盆地形成叠置型遗址的一个地貌条件。由于气候原因,黄河上游在3700~2800aBP存在一段洪水频发期,造成人类活动辗转于二级和三级阶地,形成以单一型遗址为主的文化堆积。洪水发生时,人类活动主要在三级阶地;两次洪水之间如果间隔的时间比较长,会有人偶尔在二级阶地上居住。这种二三阶地间的反复迁移,形成同时期文化遗址分布上的“旋回”特征。在官亭盆地,叠置性遗址似乎代表了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连续的文化传承;而单一型遗址,代表了一种不稳定的生活方式,非连续的文化传承。 %K 青海官亭盆地 %K 考古遗存 %K 环境背景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192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