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近20年来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演化 %A 丁圣彦 %A 梁国付 %J 地理学报 %P 653-661 %D 2004 %R 10.11821/xb200405002 %X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河南沿黄湿地的区域特点,确定了河南沿黄湿地景观分类系统,通过采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景观破碎化指数、分布质心和扩展度等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数,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近20年河南沿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河南沿黄湿地的分布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1987~2002年湿地面积减少了19.18%,斑块数量增加了21.27%,斑块密度净增加0.5倍。斑块总边缘增加了1290491m,斑块平均边缘减少了117.84m。(2)随着人类干扰强度增加,景观多样性下降,优势度增高。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指数1987年为1.174,2002年降为0.9803,优势度指数由1987年的0.4355提高到2002年的0.6291。湿地的破碎化程度随着湿地面积的减小和斑块数量的增加,其破碎化程度越来越大,破碎化指数由1987年的0.0141增加到2002年的0.0172。(3)湿地景观要素中,稻田湿地面积在增加,而水库坑塘、河流、滩地、荒草沼泽地面积都在不断减少,其中荒草沼泽(芦苇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幅度最大。1987年荒草沼泽湿地占整个湿地地区的0.5%,但到2002年只占0.11%。表明近20年来,人类活动对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 %K 湿地 %K 景观格局 %K 黄河 %K 河南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187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