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适度旅游圈时空规模的可计算模型 %A 李山 %A 王铮 %J 地理学报 %P 1255-1266 %D 2009 %R 10.11821/xb200910011 %X 立足旅游圈的“组合产品”属性,引入游时和旅径分别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来衡量旅游圈规模,从而发展适度旅游圈时空规模分析的可计算模型,并对长江三角洲旅游圈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适度旅游圈规模与游客出行尺度显著正相关,以游览时间(T1,天)表征的适度旅游圈时间规模随游客出行距离(D,km)增加而呈现出T1=0.0715D0.5666的幂函数形式增长;以旅径(?渍,km)测度的适度旅游圈空间规模随游客出行距离增加而呈现为“Y”型模式的分段函数关系,其中当D≤322时,?渍=0,而当D>322时,?渍=253.6lnD-1464.6。②在中国大陆,仅考虑市场因素,距离目的地300km以内的近程市场需求是旅游地发展的基础性力量;而300km以外的市场需求则驱动了旅游圈的形成和扩张,且其规模的增长具有收敛性,就适度旅径而言不宜超过600km。③旅游圈以连续型游时和离散型旅径之间的“时空联动”实现从一个规模状态向另一个规模状态的“跃迁”,形成嵌套结构;就长江三角洲旅游圈而言,沪苏杭圈和沪宁杭圈已经发展成熟,并分别试图向沪苏黄圈和沪宁黄圈跃迁,而新的沪杭甬圈也正在形成。 %K 旅游圈 %K 区域旅游合作 %K 目的地区域 %K 游时 %K 旅径 %K 长江三角洲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217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