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陕北黄河中游淤地坝拦沙功能失效的判断标准 %A 高云飞 %A 郭玉涛 %A 刘晓燕 %A 何兴照 %J 地理学报 %P 73-79 %D 2014 %R 10.11821/dlxb201401007 %X 利用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中4157座骨干坝数据、1989年陕北淤地坝调查中1640座中小坝数据,分别计算了1950-2011年期间骨干坝、1956-1989年期间中小坝的逐年平均淤积比例,得到截至2011年,1980年前修建骨干坝的平均淤积比例基本稳定,平均值为0.77,1980年后开始逐渐下降;截至1989年,1980年前修建中小坝的平均淤积比例基本稳定,平均值为0.88,1980年后开始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确定平均淤积比例0.77、0.88分别为骨干坝、中小坝拦沙能力失效的判断标准。利用陕北淤地坝调查数据计算得到的骨干坝拦沙功能失效判断一致;在无定河、延河流域,水文站输沙数据的变化趋势与淤地坝是否拦沙显著相关。最后从淤地坝工程结构的角度,剖析了排水排沙位置的改变是判断标准形成的原因。 %K 黄土高原 %K 淤地坝 %K 拦沙 %K 淤积比例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219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