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河三角洲岸线及现行河口区水下地形演变 %A 彭俊 %A 陈沈良 %A 李谷祺 %A 刘锋 %A 陈广泉 %J 地理学报 %P 368-376 %D 2012 %R 10.11821/xb201203008 %X 根据实测的岸线和水深数据,利用Surfer和Mapinfo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合不同阶段利津站输沙量,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岸线及现行河口区水下地形演变。结果表明1953-2000年,68%左右的入海泥沙淤积在口门和滨海区。由于入海流路变迁,不同岸段的岸线变化具有各自的特征。刁口河流路以西岸线基本稳定;刁口河流路以东—孤东油田以北岸线经历先淤后冲,属于强侵蚀岸段,但在防潮大堤的保护下得到人为控制下的稳定;清水沟流路形成的岸线整体向海淤进,但清8出汊后,清水沟老河口沙嘴南侧出现侵蚀。1976-1996年,现行河口(清水沟流路)水下地形总体上表现为淤积,顶坡段变缓,前坡段变陡。1996-2005年,清水沟老河口水下地形顶坡段和前坡段发生侵蚀,底坡段呈现淤积;出汊新河口水下地形继续淤积,但程度和范围都比1976-1996年的小。孤东油田近岸侵蚀加剧。 %K 黄河三角洲 %K 岸线 %K 河口 %K 水下地形 %K 演变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216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