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生计转型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区域 %A 陈秧分 %A 刘彦随 %A 杨忍 %J 地理学报 %P 420-427 %D 2012 %R 10.11821/xb201203013 %X 理论解析以非农就业程度表征的农户生计转型和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度量的农村土地利用特征的相互关系,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县域尺度农户生计转型的存在性、拐点值及其主导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区域,为规范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与重构乡村地域的可持续性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农户非农就业程度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存在倒U型规律;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地形等外部因子影响农户生计与农村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控制资源禀赋、地形等外部因子作用的农户非农就业程度拐点为38.36%,结合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可将中国县域划分为适宜程度依次递减的优先整治区、优化调整区、适度挖潜区与限制整治区等4种类型区;最后,提出了切实反映农户生计特征的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政策建议。 %K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 %K 农户生计 %K 适宜区域 %K 空间自相关 %K 中国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216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