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云南红河流域径流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 %A 李运刚 %A 何大明 %A 叶长青 %J 地理学报 %P 41-49 %D 2008 %R 10.11821/xb200801005 %X 利用红河流域32个气象站1960-2000年逐月降水、气温、蒸发等实测资料,元江、李仙江和盘龙河1956-2000年径流量资料,使用GIS技术支持以及Kendall检验法、方差分析法、累积距平法,分析云南红河流域径流的时空变化规律,重点探讨径流时空分布变化与红河流域河谷与山脉的“通道—阻隔”作用的关联,得出如下结论(1)在红河流域河谷与山脉的“通道—阻隔”作用的影响下,降水量和径流深等值线在空间上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分布模式与河谷/山脉的走向基本一致,并在哀牢山北段和李仙江下游地区形成两个高值区。(2)在多年平均尺度上,红河流域河谷与山脉的“通道—阻隔”作用对径流变化的地域差异影响最大,其次是降雨,对气温则不明显李仙江的降水量明显大于哀牢山东部的元江和盘龙河区,其降水量变化的相对偏差则小于它们,反映出哀牢山的阻隔效应;三个区的平均气温差别不大,反映出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受该区特殊环境格局的“通道—阻隔”作用不明显;多数降雨、径流和气温特征值及其出现时间的变化,在盘龙河与元江及李仙江都明显不同,反映出红河流域山脉的阻隔作用明显。(3)在区域气候变化及红河流域河谷与山脉“通道—阻隔”作用的叠加影响下,红河流域的径流变化在东西方向上差异明显沿红河断裂发育的元江流域的径流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而西部的李仙江和东部的盘龙河径流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元江和李仙江的年径流有一个准5年的变化周期,而盘龙河则有一个准8年的变化周期;三个区域的径流量变化表现出不一致的阶段性。 %K 通道—阻隔作用 %K 红河流域 %K 径流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186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