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及其空间格局——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 %A 吴健生 %A 刘浩 %A 彭建 %A 马琳 %J 地理学报 %P 759-770 %D 2014 %R 10.11821/dlxb201406004 %X 完善的城市体系可以不断优化各个城市的时空资源并强化区域城市的集聚效应,切实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综合效益最大化。受惠于城市因素流与城市作用潜力的显著相关关系,节点体系研究可以准确测度城市体系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又避免了功能体系研究所需矢量数据的难以获取与测算庞杂,而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可以综合地定量测度城市地区人类活动的广度与强度。基于夜间灯光指数的引力模型定量测度中国341个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二阶段聚类法综合分析其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空间格局。中国节点城市被划分为7大国家节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哈尔滨与沈阳)、26个区域节点城市与107个省域节点城市,而中国城市体系则被划分为2个国家城市体系(北方城市体系与南方城市体系)、8个区域城市体系(华北城市体系、东北城市体系、西北城市体系、黄河中游城市体系与华东城市体系、华南城市体系、西南城市体系、长江中游城市体系)与31个省域城市体系。城市体系的地域范围是相对的、局部的,没有明确的识别界线,不过通过对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空间格局与顾朝林实证研究的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比对评估,总体而言,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与空间格局进行实证研究是可信的和可行的。 %K 城市体系 %K 空间格局 %K DMSP/OLS %K 中国 %K 等级结构 %K 引力模型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219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