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江上游侵蚀产沙与社会经济因子的关系 %A 杜俊 %A 师长兴 %A 胡大伟 %A 王红兵 %A 范小黎 %J 地理学报 %P 1089-1098 %D 2010 %R 10.11821/xb201009006 %X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水利水保工程的建设和使用,长江上游地区人类活动改变泥沙过程的作用越发明显,有必要对其地位和作用进行宏观层面的分析。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例,利用2007年和1989年县域截面数据研究了长江上游侵蚀产沙与社会经济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密度、耕地面积与侵蚀产沙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人口密度与侵蚀产沙的联系更为紧密,并且存在一个临界区间,当人口密度超过这个临界,侵蚀产沙随着人口密度与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减少;反之,则侵蚀产沙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这种临界现象实质上体现了地形、降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对产沙的影响,也有部分人为作用。从时空变化来看,人口在不断的向产沙较少、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集中,从产沙较多、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迁离。自然因子对东部高人口密度地区产沙影响较小,对西部低人口密度地区的影响较大。总体上,自然因子对长江上游产沙格局的影响占主导。 %K 长江上游 %K 社会经济 %K 人类活动 %K 侵蚀产沙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194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