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近53年内蒙古寒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A 刘宪锋 %A 朱秀芳 %A 潘耀忠 %A 李双双 %A 张东海 %A 刘焱序 %J 地理学报 %P 1013-1024 %D 2014 %R 10.11821/dlxb201407013 %X 利用内蒙古及其周边121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辅以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近53年内蒙古寒潮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53年内蒙古单站寒潮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降速为-0.5次/10a(-2.4~1.2次/10a),其中1991年之前降速为-1.1次/10a(-3.3~2.5次/10a),而1991年之后呈增加趋势,增速为0.45次/10a(-4.4~4.2次/10a);春季寒潮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一致,且在各季节中变化最为显著;寒潮频次年内变化呈“双峰”结构特征,且以11月最多;(2)空间上,内蒙古单站寒潮频次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高发区集中在内蒙古的北部和中部地区,且北部高于中部。年代尺度对比来看,20世纪60-90年代寒潮高频区域范围在减少、低频区域范围在增加;而21世纪初期高频区域范围有所增加,增加区主要为内蒙古东部的图里河、小二沟,以及中部的西乌珠穆沁旗等地;(3)就年尺度而言,寒潮主要受AO、NAO、CA、APVII和CQ控制,而各季节驱动因素有所差别,冬季寒潮与AO、NAO、SHI、CA、TPI、APVII、CW和IZ均达到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冬季寒潮受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秋季寒潮主要受CA和IM影响;而春季寒潮与CA和APVII关系显著。 %K 影响因素 %K 时空变化 %K 寒潮 %K Sen+Mann-Kendall分析法 %K 内蒙古 %K 分段线性回归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219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