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藏北羌塘高原双湖地表热源强度及地表水热平衡 %A 郭燕红 %A 张寅生 %A 马颖钊 %A 马宁 %J 地理学报 %P 983-992 %D 2014 %R 10.11821/dlxb201407010 %X 青藏高原加热及地-气间物质能量交换对我国、东亚乃至全球的天气和气候系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客观条件限制,藏北羌塘高原腹地尚无系统的地-气相互作用过程观测。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羌塘双湖极端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11年10月-2012年9月一年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了年内季节和日尺度下双湖地区地面加热场特征,探讨了地表能量平衡及水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1)双湖地区年内地表热源强度基本为正,年平均热源强度为79.5W/m2;然而地表热源强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夏季热源强度大于冬季,白天热源强度大于夜间。夏季地表白天为强热源,夜间为弱热源,冬季地表白天为强热源,夜间为冷源。(2)双湖地区地表能量分配季节变化明显,7、8月份地-气间主要以潜热交换为主,其他月份主要以感热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年平均上主要以感热交换为主,年均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分别为55.4W/m2和24.1W/m2,波文比为2.3。(3)双湖地区降水和蒸发皆主要集中在6-9月,年降雨量为332mm,年蒸发量为312.9mm,年水量差为19.1mm,地表水量存在不平衡现象。(4)双湖地区地表蒸发力很强,年潜在蒸发为1888.2mm,年均湿润指数为0.17,属典型半干旱气候特征。 %K 藏北高原 %K 地表热源 %K 双湖 %K 水热平衡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219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