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京城市内部景点间游客流动特征分析 %A 靳诚 %A 徐菁 %A 黄震方 %A 曹芳东 %J 地理学报 %P 1858-1870 %D 2014 %R 10.11821/dlxb201412011 %X 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对旅游攻略的数据挖掘,构建景点间游客流动的关系矩阵,对流动格局、机制和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表明①景点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市级中心景点在流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山陵为扩散型景点,而新街口、夫子庙为集聚型景点,其他大部分景点为平衡型景点。②距离对景点间流动起着重要影响,流量距离衰减特征明显;市级中心景点流动涉及面较广,对整体流动具有较强的支配作用。③景点间流动是景点流入度、流出度和景点间距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流动符合基于幂函数的威尔逊流动模型,且游客在城市内部景点间流动对距离的敏感度相对城市间、城市内部居民日常流动较低。④南京景点可划分为3个系统中山陵景点系统、夫子庙景点系统和中心城区景点系统,并抽象出3种结构类型单中心扩散结构、单中心集聚结构和多中心平衡结构;在流动模式上,主要流动多存在于主要节点之间,次要流动多存在于主要节点和次要节点之间以及次要节点之间,一般流动多存在于次要节点和一般节点之间以及一般节点之间。 %K 旅游景点 %K 旅游攻略 %K 流动网络 %K 城市内部 %K 南京市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220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