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北陆缘洋陆过渡区深水沉积体系特征 %A 陈 %A 慧 %A 解习农 %A David %A Van %A Rooij %A 苏 %A 明 %J 沉积学报 %P 442-449 %D 2014 %X 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显示中国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北陆缘(水深1000m及以下)发育如下深水沉积体系珠江口盆地南部隆起区缓坡带(水深约1000~1500m、坡度2°)普遍发生坡移,发育“重力流滑塌体系”和“峡谷体系”,鲜见等深流沉积;下陆坡区(水深>2500m,坡度稍缓<2°)滑塌现象明显减少,主要发育“峡谷体系”以及“席状等深流沉积体系”,席状等深流沉积体系可能受分散的、流速较低的南海深层水循环底流控制。地震沉积记录显示,神狐南海山附近等深流侵蚀特征最早出现于晚中新世早期,其后至现今该区较稳定发育等深流沉积/侵蚀的加积序列,说明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北陆缘的稳定底流沉积/侵蚀可追溯至晚中新世早期。 %K 深水沉积体系 %K 底流 %K 等深流沉积 %K 中国南海 %U http://www.cjxb.ac.cn/CN/abstract/abstract10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