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准噶尔盆地克—百逆掩断裂带上下盘储层差异性及其形成机理 %A 朱世发 %A 刘欣 %A 朱筱敏 %A 万策 %A 尤新才 %A 吉林 %A 杜建鹏 %J 沉积学报 %P 194-201 %D 2015 %R 10.14027/j.cnki.cjxb.2015.01.020 %X 基于岩芯、薄片和物性数据等资料,从构造演化、沉积体系时空展布、成岩作用特征及储层质量角度,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百口泉地区逆掩断裂带上、下盘二叠系—侏罗系储层特征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探讨储层差异性形成机理.在断裂上盘,沉积物粒度较粗,通常为冲积扇或辫状河沉积砾岩、砂质砾岩,埋藏较浅,孔隙性较好.在断裂下盘,沉积物相对较细,通常为辫状河三角洲或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砂岩,埋藏较深且孔隙性整体较差;局部层段发育沸石和长石的强烈溶蚀.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埋藏史(断裂演化史)控制上、下盘储层砂体成因,决定储层现今埋深及成岩演化,影响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沉积体系发育受同生的克—百主断裂控制,影响储层粒度、岩石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决定储层原始孔隙结构发育情况. %K 准噶尔盆地 %K 逆掩断裂带 %K 储层差异 %K 形成机理 %U http://www.cjxb.ac.cn/CN/abstract/abstract35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