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绿泥石包壳对碎屑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及其形成环境——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为例 %A 曲希玉 %A 刘珍 %A 高媛 %A 陈修 %A 于强 %J 沉积学报 %P 786-794 %D 2015 %R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7 %X 以大牛地气田含绿泥石胶结物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绿泥石包壳的成因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环境指示意义.大牛地气田的绿泥石包壳形成于成岩作用早期,厚10~20μm,由原生粒间孔的边缘向中心晶形渐好,颗粒渐大.据铁质来源绿泥石包壳可分为原地和异地成因,原地成因由先体黏土矿物和岩屑溶解未排出的富铁流体生成,一般以混层黏土和晶体较小的包壳形式存在;异地成因是富铁矿物及岩屑溶蚀、溶解形成的富铁流体通过河流异地絮凝沉淀生成,结晶充分、晶形好.绿泥石包壳的储层保护机理为①抑制石英次生加大;②增加矿物颗粒间抗压实强度,抑制压溶作用;③抑制碳酸盐胶结,促进溶蚀作用.大牛地气田的绿泥石包壳主要发育于盒一段(63%)和山二段,当其含量在15%以下时,孔隙度随绿泥石含量的增高呈线性递增.绿泥石包壳可作为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辫状河道)等强水动力条件的微观相标志. %K 绿泥石包壳 %K 储层物性 %K 保护机理 %K 形成环境 %U http://www.cjxb.ac.cn/CN/abstract/abstract35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