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草原毛虫幼虫的食性及其空间格局 %A 万秀莲 %A 张卫国 %J 草地学报 %P 84-88 %D 2006 %R 10.11733/j.issn.1007-0435.2006.01.018 %X 以禾草及嵩草在高寒草甸中的优势度为指标,研究草原毛虫(Gynaephoraalpherakii)的食性、空间格局及其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原毛虫的食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其喜食程度排序为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杂类草,特别对嵩草属(KobresiaWilld.)植物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和倾向性;草原毛虫的分布型受制于其喜食植物的空间格局,在总体上呈聚集分布,但在小尺度下则常呈均匀分布;虫口密度依赖于喜食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着喜食植物的增加而显著上升,随着植物多样性的减少而显著下降;草原毛虫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具有平衡物种关系、调控群落结构的功能;采用定向改变草地植物组成的农艺措施实现对草原毛虫数量的人工调控是实施虫害生态防治的有效途径。 %K 草原毛虫 %K 食性 %K 虫口密度 %K 空间格局 %U http://manu40.magtech.com.cn/Jweb_cdxb/CN/abstract/abstract9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