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6种能源草的丛枝菌根侵染状况初步调查 %A 赵佳佳 %A 冯国辉 %A 杨富裕 %A 冯海艳 %A 董军 %A 盖京苹 %J 草地学报 %P 392-397 %D 2014 %R 10.11733/j.issn.1007-0435.2014.02.028 %X 共生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策略,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类古老的土壤微生物,能与陆地上大多数的维管植物形成专性共生体系,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栽培于中国农业大学涿州试验站的6种能源草(8个品种)进行菌根侵染状况和孢子群落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能源草类型均能被AM真菌侵染并形成丛枝、泡囊、菌丝等典型结构,侵染水平为4.3%~25.2%,其中虉草(Phalarisarundinacea)侵染率最高,芒草(Miscanthussinensis)最低。每20g根际土中有18.7~48.0个孢子,菌丝密度在1.8~4.2m·g-1之间。经过对根外孢子的形态学鉴定,发现与调查的能源草共生的AM真菌优势种类为Funneliformismosseae和Claroideoglomusetunicatum。这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与本研究中的能源草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为能源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K 能源草 %K 丛枝菌根 %K 侵染 %K 孢子群落 %U http://manu40.magtech.com.cn/Jweb_cdxb/CN/abstract/abstract19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