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祁连山黑河上游不同退化草地有机碳和酶活性分布特征 %A 高海宁 %A 张勇 %A 秦嘉海 %A 王治江 %J 草地学报 %P 283-290 %D 2014 %R 10.11733/j.issn.1007-0435.2014.02.012 %X 为揭示草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在祁连山黑河上游俄博岭区域的高山灌丛草甸土上,根据草地退化程度,划分了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采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退化草地0~60cm土层有机碳的含量、密度、储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变化顺序为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4种退化草地(从轻到重)0~10cm土层有机碳密度是50~60cm土层有机碳密度的1.78倍、1.98倍、1.87倍和2.00倍,说明土壤有机碳密度在表层具有很强的表聚性;4种退化草地不同土层有机碳的含量、密度和储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壤剖面垂直深度的增加而递减;4种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土壤酶活性成显著正相关关系。 %K 草地 %K 高山灌丛草甸土 %K 有机碳 %K 酶活性 %U http://manu40.magtech.com.cn/Jweb_cdxb/CN/abstract/abstract19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