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渭北旱塬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A 金晶炜 %A 苏纪帅 %A 白于 %A 井赵斌 %A 井光花 %A 张宝泉 %A 程积民 %J 草地学报 %P 737-742 %D 2014 %R 10.11733/j.issn.1007-0435.2014.04.009 %X 以植被恢复土壤效果评价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渭北旱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综合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优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5年、10年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草地和恢复年限为30年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林地均提高了土壤质量,其中10年紫花苜蓿草地恢复效果最好。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在渭北旱塬区,种植牧草、建植乔木是较好的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方式。 %K 渭北旱塬区 %K 土壤质量 %K 人工植被恢复模式 %K 灰色关联模型 %K 聚类分析 %U http://manu40.magtech.com.cn/Jweb_cdxb/CN/abstract/abstract19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