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利用方式对东北羊草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A 朱瑞芬 %A 唐凤兰 %A 张月学 %A 刘杰琳 %A 刘凤岐 %A 陈积山 %J 草地学报 %P 842-847 %D 2012 %R 10.11733/j.issn.1007-0435.2012.05.008 %X 不同利用方式下(刈割和放牧),比较了羊草(Leymuschinensis)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及群落结构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表现为刈割草地>放牧草地,在不同植物群落中表现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Puccinelliadistans)群落。无论在刈割还是放牧区,真菌的分布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细菌的分布为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碱茅群落;放线菌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土壤微生物随土层垂直递减分布,在土层0~15cm土壤微生物分布最多。3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大,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只在刈割方式下羊草群落(sp1)和碱茅群落(sp2)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其余相关性均不显著。 %K 羊草草地 %K 刈割和放牧 %K 微生物数量 %K 生物量 %U http://manu40.magtech.com.cn/Jweb_cdxb/CN/abstract/abstract16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