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坡向对云雾山典型草原枯落物分解特性的影响 %A 吴艳芹 %A 程积民 %A 白于 %A 朱仁斌 %A 陈奥 %A 魏琳 %J 草地学报 %P 460-466 %D 2013 %R 10.11733/j.issn.1007-0435.2013.03.008 %X 为探讨不同坡向对草地枯落物分解特性的影响,应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云雾山典型草原主要优势种本氏针茅(Stipabungeona)和铁杆蒿(Artemisiasacrorum)(茎、叶)枯落物在阴阳坡1年内的分解失重情况及营养元素动态。结果表明枯落物分解残留率呈逐渐下降趋势,1年后失重率在18.8%~39.94%之间,分解速率呈快-慢-快变化。指数回归方程拟合得到分解速率常数k值大小顺序为铁杆蒿叶(0.446)>本氏针茅(0.321)>铁杆蒿茎(0.220),阳坡(0.355)>阴坡(0.301),且不同物种和不同坡向对分解速率影响差异显著(P<0.001)。枯落物50%分解和95%分解所需的时间在1.39~3.45年和6.22~15.12年之间。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分解速率常数k与枯落物初始氮含量成显著正相关(r=0.895),与C/N比成极显著负相关(r=-0.940)。枯落物1年分解过程中氮浓度波动上升,磷浓度波动下降,钾浓度持续下降。总体上N,P,K元素绝对量均下降,养分累积指数NAI<100%。不同元素由于在枯落物中初始含量、存在方式及降解中微生物作用的不同,释放和积累模式也不同。 %K 典型草原 %K 枯落物分解 %K 坡向 %K 养分动态 %U http://manu40.magtech.com.cn/Jweb_cdxb/CN/abstract/abstract17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