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行间种植豆科牧草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A 寇建村 %A 杨文权 %A 韩明玉 %A 郭宁 %A 贺璐璐 %J 草地学报 %P 676-682 %D 2013 %R 10.11733/j.issn.1007-0435.2013.04.008 %X 为明确苹果(Maluspumila)树行间种植不同豆科牧草后对园中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于苹果园建植第1年,在果树行间种植百脉根(Lotuscornioulatus)、白三叶(Trifoliumrepens)和红三叶(T.pretense),以果树行间"清耕"土壤为对照,研究0~20cm土层中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比例和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园中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7%以上,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为0.01%~0.04%;种草后,土壤中放线菌比例减少,细菌增加,此趋势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加剧,0~10cm土层中增减比例幅度为1.2%~4.4%,而10~20cm土层中为18%。种草后,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蔗糖酶及脲酶活性增加,增减幅度因草种及土壤深度而异,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无影响。在种植百脉根、白三叶的0~10cm土层中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减少,而种植红三叶的10~20cm土层中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增加;种植百脉根后,0~10cm蔗糖酶活性、0~20cm脲酶活性升高,种植白三叶、红三叶后,0~20cm土壤蔗糖酶、10~20cm土壤脲酶活性升高。说明种草可改变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此作用和草种、土壤深度密切相关。 %K 苹果园 %K 豆科牧草 %K 土壤 %K 微生物 %K 酶活性 %U http://manu40.magtech.com.cn/Jweb_cdxb/CN/abstract/abstract17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