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贵州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A 陈超 %A 杨丰 %A 赵丽丽 %A 姚红艳 %A 王建立 %A 刘洪来 %J 草地学报 %P 1007-1013 %D 2014 %R 10.11733/j.issn.1007-0435.2014.05.015 %X 为探明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喀斯特山区林地、草地、经果林和农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中国西南山区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性质。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毛管持水力等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经果林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相比显著降低了土壤pH。林地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农田中有效磷、草地中有效钾含量在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均为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研究区土壤微量元素特征,整个研究区土壤有效锌及硼、林地中的有效铜、农田中的有效铜及钼的丰度处于低水平,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通过土壤养分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数得出,研究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顺序为草地>林地>经果林>农田,建议喀斯特山区大力开展退耕还草工程,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K 喀斯特山区 %K 土地利用 %K 生态系统 %K 土壤质量 %K 有效性 %U http://manu40.magtech.com.cn/Jweb_cdxb/CN/abstract/abstract20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