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内蒙古二连地区古近纪早期地层序列、哺乳动物演化及其环境响应 %A 王元青 %A 孟津 %A Christopher %A K. %A BEARD %A 李茜 %A 倪喜军 %A Daniel %A L. %A GEBO %A 白滨 %A 金迅 %A 李萍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P 1277-1286 %D 2010 %X ?内蒙古二连盆地呼和勃尔和地区古近系包括3个组:脑木根组、阿山头组和伊尔丁曼哈组,从中可以划分出12个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层位,其中脑木根组4个,阿山头组6个,伊尔丁曼哈组2个.研究表明,美国中亚考察团在这一地区划分的“呼尔井组”实际上是伊尔丁曼哈组,而“伊尔丁曼哈组”则为阿山头组.根据最新的古地磁资料,对相关组的时代和哺乳动物分期的延续时间进行了重新厘定,指出脑木根组上部包含了早始新世地层,阿山头组绝大部分属于早始新世,而不是过去认为的中始新世.将格沙头期、伯姆巴期和阿山头期分别与国际地质年表的坦尼特期、伊普里斯期早期和伊普里斯期中晚期至鲁帝特期最早期相对比,同时认为它们分别与北美古近纪提法尼期晚期至克拉克福克期、华沙溪期早期和华沙溪期中晚期及勃里吉期大部相当.古近纪早期,哺乳动物群演替以新科出现和属种更替为主,与这一时期大多数情况下气候的逐渐变化相对应;而众多目一级现代哺乳动物类群在始新世之初的突然出现则很可能与发生在古新世-始新世之交的高温事件有关. %K 二连盆地 %K 古近纪 %K 哺乳动物 %K 演化 %K 生物年代学 %K 环境响应 %U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5004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