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热力学和动力学双重控制下的大气降水溶蚀-充填机制 %A 孟庆强 %A 朱东亚 %A 胡文瑄 %A 金之钧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P 1797-1806 %D 2013 %X ?受构造抬升运动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多次暴露至地表遭受大气降水溶蚀改造,形成丰富的岩溶孔洞型油气储集空间.但钻井表明许多大型岩溶洞穴、小的孔洞、裂缝等遭受方解石的充填,造成储集性能变差.塔北地区奥陶系岩溶孔洞中所充填的方解石具有非常轻的氧同位素组成和高的87Sr/86Sr比值,其δ18OPDB位于-21.2‰~-13.3‰,平均值为-16.3‰,87Sr/86Sr比值位于0.709561~0.710070,平均值为0.709843.同位素组成表明岩溶孔洞中所充填的方解石与大气降水有关.理论分析表明,大气降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和充填作用受热力学和动力学双重机制控制.碳酸盐岩溶解的热力学因素决定大气降水在从地表向地下流动过程中对碳酸盐岩具有从溶解到饱和再到沉淀充填的作用特征,即地表之下大气降水对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发育的深度具有一定限度,而不能无限制的向深处发展;碳酸盐岩溶解的动力学因素控制着岩溶作用发育的强度、深度和广度,即岩溶作用还受地形地貌、气候、断裂/裂缝发育程度等多种因素制约.在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共同控制下,大气降水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岩溶作用仅在不整合面之下一定深度(多数200m)范围内发生,再往深处则会沉淀碳酸盐岩矿物,从而造成对已有空间的充填作用. %K 塔里木 %K 碳酸盐岩 %K 岩溶 %K 充填 %K 热力学 %K 动力学 %U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5125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