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钙质超微化石变化与E/O界限的地质记录 %A 张海生 %A 胡佶 %A 赵军 %A 韩正兵 %A 于培松 %A 武光海 %A 雷吉江 %A 卢冰 %A PULYAEVA %A Irina %A A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P 508-519 %D 2015 %X ?选择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和麦哲伦海山区的2块壳结纹层记录,进行生物地层学的精细研究,并利用钙质超微化石的生物印痕分出时代:马尔库斯-威克海山CM1D03年代为晚古新世到更新世,而麦哲伦海山CM3D06结壳年代则更久远些——白垩纪晚期(约大于70.0Ma),这表明不同海山的富钴结壳最初形成年代和富集特征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而不同海山结壳层内部的古微体化石组合面貌、分布特征上的差别表明有关属种对大洋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差异所致.本文还利用结壳纹层中所保存的钙质超微化石种群数进行生态学研究,寻找钙质超微化石变化与古新世末至渐新世初(E/O)界限地质事件的联系,研究发现在E/O界线之交(对应CM1D03结壳的25mm和CM3D06结壳的58mm附近)生物群落发生明显演替和重组,这些生物群落在E/O界限上下的改变所形成独特的生态结构,无疑反映了西太平洋古生物群落对全球冷事件存在明显响应,也说明结壳生长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紧密联系. %K 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 %K 麦哲伦海山区 %K 富钴结壳 %K 超微化石 %K E/O地质界限事件 %U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5172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