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再分析气温在东南极中山站-DomeA断面的适用性评价 %A 谢爱红 %A Ian %A ALLISON %A 效存德 %A 王士猛 %A 任贾文 %A 秦大河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P 156-168 %D 2014 %R 10.1007/s11430-013-4684-4 %X ?对比分析2005~2008年五种再分析资料和东南极地区气象站实测的日平均2m气温,结果表明:五种再分析资料都能够解释超过70%的方差,年均方根误差为3.4~6.9℃.三种NOAA再分析资料NCEP-1,NCEP-2和20CRv2呈现冷偏差(分别为-2.5,-1.4和-1.5℃),ERAInterim和JCDAS呈现暖偏差(分别为1.7和2.0℃).五种再分析气温通常在(南半球)春季适用性强,冬、秋季适用性差;在海拔2800m高原内陆EAGLE地区适用性最强,在东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地区适用性最差.ERAInterim适用性优于其他再分析资料,可能源于其4D同化体系;三种NOAA再分析资料适用性最差,因为其同化体系更多地受控于有限的观测资料,20CRv2同化数据更少,仅仅同化了表面气压观测资料.虽然再分析气温具有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但是,仍然不失为南极地区气候研究的有效工具.在南极,尤其是在广袤的南极内陆地区,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实地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K 东南极 %K 再分析资料 %K 表层气温 %K 中山站-DomeA %K 自动气象站 %U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5130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