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辽西彰武地区中生代高镁安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对新生下地壳拆沉作用的指示 %A 黄华 %A 高 %A 山 %A 胡兆初 %A 柳小明 %A 袁洪林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P 1287-1300 %D 2007 %X ?对产于辽西彰武地区的早白垩世10个火山岩样品的研究表明,除一个样品为玄武岩外(SiO2=50.23%),其余均为安山岩.这些安山岩的SiO2含量为53%~59%,具有高的MgO(3.4%~6.1%,Mg#=50~64),Ni(27~197μg/g),Cr(51~478μg/g)和Sr(671~1499μg/g)含量,高的Sr/Y比值(34~115),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N/YN=10~30),其微量元素显示出高镁埃达克质的特征.4件安山岩样品的143Nd/144Nd比值为0.5118352~0.5122341,εNd(126Ma)=-6.36~-13.99,87Sr/86Sr为0.70634~0.70688,87Sr/86Sr(126Ma)>0.706,它们与汉诺坝基性麻粒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相似.对一个安山岩样品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有3组谐和的锆石,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是:第1组(253±5)Ma(2σ,MSWD=9.1,n=59),第2组(172±2)Ma(2σ,MSWD=2.2,n=42),第3组(126±2)Ma(2σ,MSWD=3.2,n=19).阴极发光图像表明第1和第2组锆石均具有典型的岩浆环带,第3组锆石的阴极发光很弱且无环带.3组锆石均具典型岩浆锆石的REE分配特征(如亏损LREE,正Ce异常)且Th/U>0.1.第1组年龄记录了古亚洲洋的闭合和蒙古板块与华北克拉通北缘碰撞事件;第2组年龄记录了该区的玄武岩浆底侵和地壳增厚的事件;第3组最年轻的年龄应代表火山岩喷发年龄.矿物学上,彰武高镁安山岩具核部高Fe,幔部高Mg的反环带单斜辉石斑晶,并含有铬铁矿.根据上述锆石年代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彰武高镁安山岩指示了~170Ma的中侏罗世时期玄武质岩浆底侵形成的加厚下地壳,相变为榴辉岩,然后拆沉至软流圈,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新生的地幔橄榄岩反应,最终形成彰武高镁安山岩.由此可较好解释彰武高镁安山岩的高镁和埃达克质微量元素特征以及无古老继承锆石特征. %K 高镁安山岩 %K 底侵作用 %K 新生下地壳 %K 拆沉作用 %K 华北克拉通 %U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3093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