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沙深海区近10Ma来浮游有孔虫群及海水温跃层演变 %A 李保华 %A 翦知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P 840-845 %D 2001 %X ?ODP184航次1143站位的浮游有孔虫组合变化反映了南沙海区近10Ma来上部水体结构的变化.以Neogloboquadrina等为代表的深水型浮游有孔虫在中中新世晚期(约10.6~7.7Ma)总含量较低,反映该时期海区的温跃层较深,是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赤道暖流加强的结果.经历了晚中新世(7.4~6.4Ma)深水型浮游有孔虫含量增高、海水温跃层变浅之后,深水型浮游有孔虫含量自中新世末(6.4Ma)至上新世逐渐降低,反映了南沙海区海水温跃层又逐步变深.1143井记录的海水温跃层深浅变化,应是西太平洋“暖池”盛衰的标志. %K 南沙 %K 晚新生代 %K 浮游有孔虫 %K 海水温跃层 %K 西太平洋“暖池” %U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3081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