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甘肃第三系红粘土磁学性质初步研究及古气候意义* %A 刘秀铭 %A 安芷生 %A 强小科 %A 鹿化煜 %A 周杰 %A 蔡演军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P 192-205 %D 2001 %X ?研究表明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具有共同的磁性矿物,即磁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可能还有褐铁矿);红粘土的磁化率大小与超细顺磁性颗粒的含量正相关;它与第四纪的黄土-古土壤相似,在湿润气候条件下由成壤作用形成的超细铁磁性矿物对于红粘土中古土壤层的磁化率增大有重要的贡献,并得到了Rb/Sr比值的证实.尽管红粘土中也发现了磁化率与其成土强度不对应的现象,但总体上看红粘土的磁化率仍不失为一个简便的古气候替代性指标.根据磁化率曲线,从红粘土发展到黄土沉积,其间的古气候变化幅度大致等同于阶段5(S1)到阶段2-4(L1)的变化幅度,可能表明第四纪期间风场加强、从源区携带比上新世更多(大约两倍)较粗的弱风化风积物(不含超顺磁性颗粒)到黄土高原.7.5Ma以来,中国北方中部风积红粘土的出现记录了从下伏白垩纪红砂岩到晚第三纪的重要气候转变.红粘土的发展与白垩纪以来全球干旱化和变冷密切相关,可能由于当时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导致了东亚季风开始或加强,从而有了红粘土的堆积. %K 红粘土 %K 磁学性质 %K 磁化率 %K Rb/Sr比值 %K 古气候意义 %U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3082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