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古近纪海相地层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A 李国彪 %A 万晓樵 %A 刘文灿 %A 梁定益 %A H. %A Yun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P 228-240 %D 2004 %X ?甲查拉组为本次新建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它是新发现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江孜盆地的一套古近纪海相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沟鞭藻及孢粉化石.根据甲查拉组所含微体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分布层位,建立3个沟鞭藻组合(Apectodiniumquinquelatum-Apectodiniumhyperacanthum组合、Canningiachinensis-Palaeoperidiniumpyrophorum组合、Cymatiosphaerareticulosa-Samlandiachlamydophora组合)和3个孢粉组合(Arliaceoipollenitesbaculatus-Anacolosiditessubtrudens组合、Aglaoreidiacyclops-Pinuspollenitesmicroinsigis组合、Elaeangnacitesasper-Ilexpollenitesiliacus组合).在此基础上,将甲查拉组的时代确定为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研究认为,甲查拉组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期间,形成于印度被动陆缘欠补偿周缘前陆盆地体系的前渊带沉积.根据前陆盆地演化所提供的地层学标志,认为研究区内碰撞的启动时间为白垩纪/古近纪之交.藏南前陆盆地体系的形成和演化受控于印度-亚洲板块之间的俯冲碰撞应力场及基底构造格局.特提斯在江孜盆地的消亡时间应在早始新世以后,而在整个藏南地区的封闭时间应在晚始新世Priabonian期以后. %K 甲查拉组 %K 微体化石 %K 古近纪 %K 欠补偿周缘前陆盆地 %K 碰撞启动时间 %K 江孜 %U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3087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