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柱的地球化学异常 %A 王晓媛 %A 曾志刚 %A 刘长华 %A 殷学博 %A 余少雄 %A 袁春伟 %A 张国良 %A 汪小妹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P 974-989 %D 2007 %X ?2003年11月5日~11月21日DY105-12,14航次第六航段在东太平洋海隆12~13°N之间进行了海底热液活动调查,并在EPR12°39′N~12°54′N之间进行了CTD作业.经过对CTD所采水样的温度和Mg,Cl,Br数据的分析,发现该调查区有异常的站位显示镁相对于海水亏损9.3%~22.4%,Cl和Br相对于正常海水分别富集10.3%~28.7%和10.7%~29.0%,且温度异常和化学异常出现在同一层位.Mg亏损可能由热液流体和海水混合达到平衡后上浮的一种贫Mg液体引起,Cl和Br富集可能是热液活动引起相分离后后期卤水注入海水的结果.另外,调查区内异常层位的Br/Cl比值与海水相似,说明不仅热液流体喷出时没有发生石盐的溶解(或沉淀)过程,热液流体携带周围海水上浮形成热液柱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生此过程.从E55站位的异常情况来看,该站位附近可能存在新的热液活动区. %K 海底热液活动 %K 热液柱 %K 热液流体 %K 东太平洋海 %U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3092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