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老龄林木本植物幼苗的功能性状分析 %A 路兴慧 %A 丁易 %A 臧润国 %A 邹正冲 %A 黄卢标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1300-1309 %D 2011 %R 10.3724/SP.J.1258.2011.01300 %X ?运用功能性状的研究方法能有效地利用植物的生理、形态和生活史等特征,揭示性状对物种共存的影响。以往有关热带林的群落生态学分析中,基本上都是以胸径(DBH)≥1cm以上的个体为对象,而对DBH<1cm的幼苗很少关注。该文以海南岛典型的热带低地雨林老龄林内幼苗多度最大的16个物种的幼苗为研究对象,详细测定了4种功能性状: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比例(LMF)、比茎密度(SSD)和茎干物质比例(SMF),分析了这些性状之间及其与幼苗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SLA和LMF随幼苗高度增加而显著减小,SSD和SMF随幼苗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幼苗功能性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均达到显著差异;乔木和灌木幼苗的各功能性状均无显著差异,藤本植物幼苗的各功能性状与前两种生长型植物有显著差异;乔木、灌木通过低的SLA、LMF和高的SMF来适应热带低地老龄林的林下低光环境,藤本植物则通过相反的策略实现在老龄林中的共存;幼苗通过调节各功能性状之间的权衡来适应环境。 %K 生长型 %K 叶干物质比例 %K 比叶面积 %K 比茎密度 %K 茎干物质比例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111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