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黑龙江长白山森林生物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A 毛学刚 %A 范文义 %A 李明泽 %A 于颖 %A 杨金明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371-379 %D 2011 %R 10.3724/SP.J.1258.2011.00371 %X ?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信息,对揭示地表空间变化规律及驱动因子、分析评价森林生产力及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4个时期的遥感数据和同期的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为基础,应用遥感信息模型,估算了黑龙江长白山地区的森林生物量,分析了该地区森林生物量的时空动态变化,以及森林生物量随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4个时期的森林平均生物量分别为81.56、44.27、48.27和54.82t·hm–2。4个时期总的森林生物量分别为5.37×108、2.83×108、3.06×108和3.46×108t。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森林平均生物量和总的森林生物量都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呈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70–80年代以森林采伐为主,后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该地区4个时期森林生物量随高程、坡度和坡向都表现出一致性的变化规律,森林生物量随高程和坡度变化都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程、坡度和坡向变化引起了局地气候条件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森林生长环境,造成森林分布的变化。森林生物量在200–400m高程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35%,在坡度5°–15°所占的比例接近50%。森林生物量在南坡和西南坡所占的比例最小,为7%;平坡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8%;南坡次之,为19%。 %K 生物量 %K 黑龙江长白山 %K 森林生物量 %K 遥感信息模型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110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