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及其应用 %A 叶子飘 %A 胡文海 %A 肖宜安 %A 樊大勇 %A 尹建华 %A 段世华 %A 闫小红 %A 贺俐 %A 张斯斯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1241-1249 %D 2014 %R 10.3724/SP.J.1258.2014.00119 %X ?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机理可以揭示植物光合电子流与光强、植物捕光色素分子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该文讨论了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的特性以及捕光色素分子的物理性质,并利用此模型拟合了山莴苣(Lagediumsibiricum)、一年蓬(Erigeronannuus)和紫菀(Astertataricus)的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曲线。由此模型不仅可以得到植物的最大光合电子流、饱和光强、初始斜率等参数,还可以获得捕光色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和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对光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光强的增加,山莴苣的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下降最快,紫苑的下降速度最慢;山莴苣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增长速度最快,紫苑的增长速度最小。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随光强增加而下降、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随光强增加而增加的特性将减少其光能的吸收和激子的传递,因而有利于减少强光对植物产生的光伤害。 %K 有效光能吸收截面 %K 光响应机理模型 %K 光合电子流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116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