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青藏高原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及PSII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的恢复分析 %A 师生波 %A 张怀刚 %A 师瑞 %A 李妙 %A 陈文杰 %A 孙亚男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375-386 %D 2014 %R 10.3724/SP.J.1258.2014.00034 %X ?在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东盛村,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春小麦(Triticumaestivum)品种为材料,主要采用调制叶绿素荧光分析手段,研究了抽穗期旗叶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并分析了非光化学猝灭组分的光诱导和非光诱导耗散的量子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高原春小麦各品种间旗叶光合色素含量和比叶重存在差异;全晴天3个典型时段准确暗适应20min后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比较分析证实,高原春小麦存在着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Fv/Fm的降低是由于PSII反应中心的可逆失活;稳态作用光下PSII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易受持续强光胁迫的影响,而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在各春小麦品种间的差异略为明显;上下午间4个春小麦品种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较一致的变化趋势,显然qP和NPQ既属品种的内禀特性,又与强太阳光胁迫的累积密切相关;非光化学猝灭组分中光诱导的PSII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ΦNPQ)所占比例较大,下午时分ΦNPQ的上调反映了高原春小麦对青藏高原持续强光胁迫的驯化适应。 %K 叶绿素荧光 %K 光抑制 %K PSII光化学效率 %K 青藏高原 %K 强光胁迫 %K 春小麦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115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