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东灵山辽东栎林主要树种种群11年动态变化 %A 侯继华 %A 黄建辉 %A 马克平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609-615 %D 2004 %R 10.17521/cjpe.2004.0081 %X ?该研究在北京东灵山区一个30m×40m的纯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林永久性样地内进行,林龄为80年左右。样地中高于2m的成树密度在1991、1997和2002年3次调查中呈逐年递减趋势,这种降低主要是由辽东栎个体的死亡引起的;而树木总胸径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主要是存活个体生长的结果。从1991年到2002年,辽东栎种群的优势度变化不大,且种群径级结构为单峰曲线,差异不显著。为了探讨这种径级分布格局形成的机制,应用离散模型对辽东栎种群的胸径年平均生长率G(t,x)、年平均死亡率M(t,x)及年平均生长率方差D(t,x)进行了计算,发现辽东栎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呈倒J-型,个体的年平均生长率与胸径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离散模型的系数分析和G(t,x)-D(t,x)的关系曲线分析均表明辽东栎种群内存在非对称种内竞争,即大胸径个体对小胸径个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由相对较高的种群密度引起的对光资源的竞争。非对称种内竞争有利于维持辽东栎种群和整个群落的稳定状态。 %K 辽东栎 %K 种群动态 %K 离散模型 %K 非对称种内竞争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104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