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成熟的种子到哪里去了? %A 肖治术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519-520 %D 2005 %X ?每年,森林内有难以计数的种子和果实成熟,但这些成熟的种子和果实到哪里去了呢?这一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认识森林更新和演替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目前食果动物与种子扩散研究领域中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最近,由ForgetPM,LambertJ,HulmePE和VanderWallSB(2004)共同主编的“SeedFates:SeedPredation,SeedDispersalandSeedlingEstablishment”一书(以下称Seedfatebook)似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部分答案。该书已于2004年12月由国际著名出版社——CABInternationalPublishing出版发行。作者有幸受邀参与了其中一章节的编写工作,所以先浏览该书,并在此作一简要评述以将此书介绍给国内的同行们。Seedfatebook是在“Methodsusedtostudyseedfateandremoval”(见2000年在巴西SaoPedro举行的“TheThirdSymposium-WorkshoponFrugivoryandSeedDispersal”)和“Post-PrimarySeedFate:PredationandSecondaryDispersal”(见2002年在巴拿马举行的热带生物学与生态学年会)等两次专题讨论会的基础上酝酿成熟的,由来自全球六大洲42位科学家历经两年的时间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分成3大部分:Seedpredation(种子捕食)、Primaryseeddispersal(初级种子扩散)和Secondaryseeddispersal(次级种子扩散),共23个章节。全书每个章节均独立成篇,但每个章节又互有联系,彼此溶为一体。该书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全球众多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上关于种子命运的最新进展,既有对本领域研究(如追踪种子命运的有关方法等)的综合评述(章节1、2、8和23),也有对具体案例研究的全面归纳和总结(其余章节)。内容涉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自然和人类扰动后的森林系统内动物(如鼠类、鸟类、灵长类和蚂蚁等)对种子命运(如捕食、扩散和幼苗建成)的影响,并从生态学和进化的角度探讨了这些食果动物与种子植物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相关动物和植物进化的影响。近几十年来,许多生态学家发展了多种追踪种子命运的方法或观察手段,从而有效地揭示了一些植物种类的最终种子命运(Ultimateseedfate)或命运途径(Fatepathways)。该书突出反映了这一与种子命运相关的方法和理论的最新成果,并对本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但这也可能是该书具有局限性的一面,因为该书中有约16个章节涉及贮食性啮齿动物对种子命运的影响。好在该书与最近出版的“FrugivoryandSeedDispersal:Ecological,EvolutionaryandConservation”(Leveyetal.,2002)一书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总的来说,Seedfatebook出版在第四届食果动物与种子扩散国际研讨会(The4thSymposium-WorkshoponFrugivoryandSeedDispersal,2005年7月9日至16日,澳大利亚:http://www.learnaboutwildlife.com/Frugivory2005.htm)的前夕,是继“FrugivoryandSeedDispersal:Ecological,EvolutionaryandConservation”一书之后在食果动物与种子扩散领域方面的又一指导性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内容丰富、全面,思想深刻,并且其每个章节均经过了至少4位本领域权威专家的仔细评阅,质量有保证,文后还附有关键词索引,是一本关于种子科学和动植物相互关系研究的重要参考书,适合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学习和参考。该书的详细目录可浏览CABInternationalPublishing的网站“http://www.cabi-publishing.org”,并可与出版社联系订购事宜。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100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