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入侵植物薇甘菊种群的遗传分化 %A 李钧敏 %A 董鸣 %A 钟章成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680-688 %D 2007 %R 10.17521/cjpe.2007.0088 %X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8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12个引物共扩增出17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103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60.2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818,Nei指数(h)为0.1849,薇甘菊在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AMOVA显示薇甘菊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36.49%的变异发生在种群间,63.51%的变异发生于种群内,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524。种群间的基因流较高,为0.9187。薇甘菊8个种群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很高,平均为0.9155;遗传距离很小,平均为0.0884。采用UPGMA法对8个种群进行聚类,可以将8个种群分为两大类群,即内伶仃岛为一个类群,而深圳与东莞内陆种群组成另一类群。薇甘菊现有遗传结构的形成与其生活史特性及入侵生态学特性有关。 %K 薇甘菊 %K 入侵植物 %K 遗传多样性 %K 遗传分化 %K ISSR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106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