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细根生长、死亡和周转 %A 史建伟 %A 王政权 %A 于水强 %A 全先奎 %A 孙玥 %A 贾淑霞 %A 梅莉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333-342 %D 2007 %R 10.17521/cjpe.2007.0039 %X ?细根周转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分配格局与过程的核心环节,而细根周转估计的关键是了解细根的生长和死亡动态。该研究以18年生落叶松(Larixgmelinii)和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微根管(Minirhizotron)技术对两树种0~40cm深度的细根生长和死亡动态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研究了两树种细根在不同土层深度的生长与死亡动态、细根周转以及与土壤有效氮含量、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落叶松平均细根生长(Rootlengthdensityproduction,RLDP)0.0045mm?cm-2?d-1)明显低于水曲柳RLDP(0.0077mm?cm-2?d-1)。两个树种细根平均RLDP在表层(0~10cm)最大,而底层(30~40cm)最小,两树种平均细根死亡(Rootlengthdensitymortality,RLDM)也表现同样规律。水曲柳春季生长的细根占41.7%,夏季占39.7%,而落叶松细根生长分别是24.0%和51.2%,水曲柳细根死亡主要发生在春季(34.3%)和夏季(34.0%),而落叶松细根死亡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分别占28.5%和32.3%),两树种细根生长与死亡在冬季均较小;2)落叶松细根年生长量(0.94mm?cm-2?a-1)和年死亡量(0.72mm?cm-2?a-1)明显低于水曲柳(1.52和1.21mm?cm-2?a-1),两树种细根表层年生长量和年死亡量均最高,底层最低。落叶松细根年周转为3.1次?a-1(按年生长量计算)和2.4次?a-1(按年死亡量计算),相比较,水曲柳细根年周转分别为2.7次?a-1和2.2次?a-1;3)土壤有效氮含量、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和降水综合作用影响细根生长和死亡动态,可以解释细根生长80%的变异和细根死亡95%以上的变异。 %K 落叶松 %K 水曲柳 %K 根生长 %K 细根死亡 %K 细根周转 %K 微根管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96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