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开垦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的影响 %A 杨利琼 %A 韩广轩 %A 于君宝 %A 吴立新 %A 朱敏 %A 邢庆会 %A 王光美 %A 毛培利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503-516 %D 2013 %R 10.3724/SP.J.1258.2013.00052 %X ?近年来,由于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自然湿地被大面积地垦殖为农田,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该研究通过涡度相关法,对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湿地和开垦多年的棉花(Gossypiumspp.)农田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进行了对比观测,以探讨该地区典型生态系统NEE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揭示开垦对芦苇湿地NEE和碳汇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NEE的日平均值各月均呈明显的“U”型变化曲线,非生长季NEE的变幅很小。生长季湿地生态系统日最大净吸收值和释放值分别为16.04gCO2·m–2·d–1(8月17日)和14.95gCO2·m–2·d–1(8月9日);农田生态系统日最大净吸收值和释放值分别为18.99gCO2·m–2·d–1(8月22日)和12.23gCO2·m–2·d–1(7月29日)。生长季白天两个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呈直角双曲线关系;非生长季NEE主要受土壤温度(Ts)的影响;生态系统生长季夜间NEE受Ts和土壤含水量(SWC)的共同影响;湿地和农田的生态系统呼吸熵(Q10)分别为2.30和3.78。2011年生长季,黄河三角洲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均表现为CO2的汇,总净固碳量分别为780.95和647.35gCO2·m–2,开垦降低了湿地的碳吸收能力;而在2011年非生长季,黄河三角洲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均表现为CO2的源,CO2总释放量分别为181.90和111.55gCO2·m–2。全年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总净固碳量分别为599.05和535.80gCO2·m–2。 %K 涡度相关 %K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 %K 开垦 %K 芦苇湿地 %K 黄河三角洲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114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