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刀耕火种弃耕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构建 %A 黄运峰 %A 路兴慧 %A 臧润国 %A 丁易 %A 龙文兴 %A 王进强 %A 杨民 %A 黄运天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415-426 %D 2013 %R 10.3724/SP.J.1258.2013.00043 %X ?研究群落构建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群落动态过程中的构建规律对于了解群落演替机理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海南岛刀耕火种干扰后自然恢复的10hm2热带低地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恢复阶段的次生林(15年、30年和60年)和老龄林在幼苗、幼树和成年树群落的物种组成,揭示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构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老龄林中不同径级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不同径级间的物种相似度显著高于各恢复阶段的次生林,但优势种在群落中的比例低于各恢复阶段的次生林。随着自然恢复过程的进行,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与老龄林的相似性也逐渐增大,支持演替平衡理论。所有恢复阶段样地中幼苗的个体、物种丰富度和基于多度涵盖估计量(ACE)都低于幼树和成年树群落,幼苗层物种组成与幼树、成年树也有较大差异,说明新增到幼苗群落可能是一个难于预测的过程。研究结果说明了确定过程和随机过程共同决定了次生演替的群落构建。 %K 年龄序列 %K 群落构建 %K 群落演替 %K 海南岛 %K 次生林 %K 刀耕火种 %K 热带雨林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113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