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栗与美国板栗化感作用的比较 %A 李晓娟 %A 王强 %A 倪穗 %A 阮晓 %A 王永红 %A 张焕 %A 王高峰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173-182 %D 2013 %R 10.3724/SP.J.1258.2013.00018 %X ?以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为种子萌发参数,以胚根、胚芽长度和鲜重变化为幼苗生长参数,研究了栗(Castaneamollissima)叶水提取物对双子叶植物莴苣(Lactucasativa)、萝卜(Raphanussativus)、黄瓜(Cucumissativus),和单子叶植物洋葱(Alliumcepa)、水稻(Oryzasativa)、小麦(Triticumaestivum)的化感作用;比较了美国板栗(Castaneadentata)与栗叶水提取物及经X-5大孔树脂分离获得的11个洗脱组分间的化感作用强弱;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标准物质的反证实验,解析了美国板栗与栗化感作用最强分离组分的物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栗叶化感效应强于美国板栗;美国板栗与栗化感作用最强分离组分中(5:5洗脱组分)存在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等物质。在利用栗基因恢复美国板栗种群时,有必要考虑美国板栗与栗植物化学生态特性的差异。 %K 化感作用 %K 栗属 %K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K 种子萌发 %K 实生苗生长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113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