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青藏高原植被样带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分布格局(英文) %A 罗天祥 %A 石培礼 %A 罗辑 %A 欧阳华 %J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P 668-676 %D 2002 %X ?实测了青藏高原植被样带22个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并进行了格局分析。对于未受人为干扰的以常绿阔叶林为基带的亚高山天然植被,随着海拔升高,地上生物量呈递增趋势,在一定海拔高度达最大,海拔继续升高地上生物量则迅速下降。这一垂直分异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地带性森林植被最大生物量分布的纬向分异性。基于Weber定律的回归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关系可用Logistic函数拟合,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及其组合因子可解释高原植被样带地上生物量变化的28%~53%,其中年降水量及其同年平均气温的组合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最高(R2为0.46~0.53,p<0.001)。但是,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不足以解释西藏色齐拉山暗针叶林具有最高的地上生物量。我们认为,自然植被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分布格局受到更为复杂的气候因子的制约,例如太阳辐射、湿度、风、水分和能量平衡等。 %K 地上生物量 %K 植被样带 %K 青藏高原 %K 分布格局 %K 气 %U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abstract/abstract92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