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麦DH群体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A 王军 %A 周美学 %A 黄祖六 %A 吕超 %A 许如根 %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D 2006 %X ????以大麦品种Yerong与Franklin进行杂交,对其F1代通过花药培养构建DH群体,利用该群体估测株高(PH)、穗长(SL)、穗下节间长(TFIL)、单株穗数(SPP)、主穗粒数(GPS)、单株秆重(SWPP)、单株粒重(GWPP)、单株粒数(GPP)和千粒重(WTG)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基因数目,并通过估算各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系数分析影响各性状的基因间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①上述各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79、0.67、0.54、0.31、0.90、0.30、0.20、0.41和0.77;控制各性状的基因数目分别为8.76、9.30、5.30、24.67、3.63、14.59、14.90、12.36和6.81对。遗传力(Y)依基因对数(X)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96X+0.8785(r=-0.7800*),回归系数-0.0296与0的差异显著(t=-3.30*,df=7),表明多基因性状易受环境影响,同时也佐证了多基因遗传学说。②控制SL、TFIL、GWPP和WTG的多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控制PH、SWPP和SPP各性状的多基因间存在重叠作用,而控制GPS和GPP的多基因间无互作效应。 %K 大麦 %K DH群体 %K 遗传力 %K 基因互作 %U http://zjzy.yzu.edu.cn/ydxb-detal.php?id=ny200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