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引种适应性 %A 张建全 %A 张吉宇 %A 王彦荣 %A 韩天文 %J 草业科学 %P 744-753 %D 2014 %X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境内典型高寒草甸草原区连续两年开展退化草地引种适应性试验。试验期间观测引进草种的物候期、生长发育特征、盖度、地上部分生物量、越冬性能和翌年种子生产状况。结果表明,供试草种在引种当年生长季末均达营养生长阶段,不能结实,草层高度介于4.1~29.6cm,盖度9%~80%不等;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和高羊茅(Festucarundinacea)均不能安全越冬;第2年,越冬牧草能正常完成其生活史,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中华羊茅(Festucasinensis)、冷地早熟禾(P.crymophila)和美国披碱草(Eylmusamerican)种子能够成熟,其盖度和生物量较第1年大幅度增加;个别牧草能够结籽并成熟。地上部分单位面积产鲜草量细茎披碱草(Elymustrachycautum)>扁穗冰草(Agropyroncristatum)>美国披碱草>中华羊茅>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冷地早熟禾,且差异显著(P<0.05)。在玛曲县等黄河源区高寒退化草地,引种披碱草属、羊茅属、早熟禾属、冰草属和雀麦属等多年生优良禾草,可保证其安全越冬建立持久性栽培草地并在建植后的2~3年高产稳产,可用于改良高寒天然退化草甸,发挥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的生态效益。 %K 高寒草甸 %K 多年生禾草 %K 引种 %K 生物量 %K 适应性 %K 物候期 %K 越冬 %U http://cykx.lz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05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