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苗期大豆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变化的生理生化响应 %A 楼靓珺 %A 宋新山 %A 赵晓祥 %J 草业科学 %P 898-903 %D 2013 %X ?以“豫豆19”(Glycinemax)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内盆栽控水法,研究了4种土壤水分和3种空气相对湿度处理对大豆幼苗的生理生化影响,观测了处理5和10d后的生理变化,探讨了不同空气相对湿度下大豆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下降,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逐渐积累,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LRWC增加,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旱伤害。且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MDA含量下降,表明提高空气湿度能抵御膜脂过氧化,降低土壤水分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危害。本研究结果说明,大豆对短时间的干旱胁迫有一定的耐受性,增加空气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土壤水分对大豆苗的胁迫。 %K 大豆苗 %K 土壤水分 %K 空气湿度 %K 生理性状 %U http://cykx.lz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02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