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马尾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异养转自养生理过程研究 %A 李 %A 莹 %A 刘淑欣 %A 彭 %A 鸽 %A 齐 %A 芪 %A 刘炳梅 %A 齐力旺 %A 盖 %A 颖 %A 蒋湘宁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P 9-16 %D 2014 %R 10.13332/j.cnki.jbfu.2014.06.005 %X 以马尾松成熟种子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马尾松种子萌发过程中的5个时期作为观测点,测定了各时期种子生长量的变化,并通过GC-MS技术检测了脂肪酸的差异;用HLPC-MS技术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质;利用Li-6400光合测量仪测定了光合作用的起始点。结果显示:在前2个检测时期,马尾松种子的脂肪酸、淀粉含量最高,随着萌发活动的进行转变为小分子物质供给根和芽的生长,在幼苗期含量降至0。由单向电泳可知,在出芽前3个时期的蛋白质条带位置基本不变,仅丰度降低;而在出芽时出现了大分子量的条带,于幼苗期汇聚于52.0ku的位置。选取成熟期与幼苗期的明显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分析,结果分别表示为贮藏性蛋白—松球蛋白和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说明随着贮藏性蛋白质的降解供能,形成了新的功能性蛋白质以调控生长。马尾松因其脂肪含量高,在生长初期主要依靠动员贮藏性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和原料,尤其是在胚根突破种皮时,物质代谢旺盛。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了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根据G2期出现的Rubisco和CO2补偿点判定此期为转折点。 %K 马尾松种子 %K 萌发 %K 异养 %K 自养 %K 蛋白质组学 %K 代谢 %U http://j.bjf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00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