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转Bt基因棉叶片表面特性与棉蚜取食行为的关系:非靶效应的个案研究 %A 薛堃 %A 邓素 %A 王戎疆 %A 闫凤鸣 %A 许崇任 %J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P 188-198 %D 2008 %X 本文选择转Bt基因棉和其非靶生物棉蚜(Aphisgossypii)作为研究对象,对转Bt基因棉的生态安全性进行个案评价.利用刺探电位技术(electricalpenetrationgraph,EPG)、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测定和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两种转Bt基因棉花(GK12和GK19)及其常规棉亲本泗棉3号叶片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特征以及棉蚜在棉叶上的搜寻行为.EPG结果显示棉蚜在3种棉株上的取食搜寻行为存在差异;生物测定实验中,棉蚜对3种棉花叶片表面淋洗物的反应没有显著差异;对棉花叶片表面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后发现,3种棉株的叶表面化学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基本一致;但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发现3种棉花叶片叶毛的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叶片的物理特征和棉蚜的搜寻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由模型可知腺毛和分支为5的覆盖毛对棉蚜的搜寻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其他分支的覆盖毛对棉蚜的影响关系较为复杂.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所研究的这两种转Bt基因棉表面的物理特征异于其亲本,且这种差异会影响转Bt基因棉的非靶昆虫棉蚜在其上的取食刺探行为,棉蚜在两种Bt棉上较容易进行刺探和取食. %K 叶毛 %K 叶表化学物质 %K 棉蚜(Aphis %K gossypii) %K 搜寻行为 %K 刺吸电位技术 %K 非靶效应 %K 转Bt基因棉 %U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CN/abstract/abstract4029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