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中药大黄和附子寒热药性差异的表征 %A 赵海平 %A 赵艳玲 %A 王伽伯 %A 李寒冰 %A 任永申 %A 周灿平 %A 鄢丹 %A 肖小?? %J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P 803-808 %D 2009 %X 为探讨中药寒热药性的客观差异性,本研究在方法学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冷热板示差装置研究了附子、大黄对小鼠温度趋向性的干预作用.并采用定磷法测定小鼠肝组织ATP酶的活性,初步探讨了寒热药性差异与小鼠温度趋向性变化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1)与ICR,BALB/c种小鼠相比,在冷热板上KM种小鼠对温度变化相对敏感,可耐受的温度范围大致为15~40℃;(2)与空白组相比,大黄能显著提高小鼠在高温区的总停留时间比例(P<0.05),而在低温区的总停留时间比例有所减弱;附子能显著提高小鼠在低温区的总停留时间比例(P<0.05),而在高温区的总停留时间比例有所减弱;(3)与空白组相比,附子组小鼠肝组织Na+-K+-ATPase,Mg++-ATPase及Ca++-ATPase活性显著增强(P<0.05);大黄组小鼠肝组织Ca++-ATPase活性显著减弱(P<0.05).说明大黄、附子能够显著干预小鼠的温度趋向性行为,并改变其肝组织ATPase的活性,作用趋势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对其寒热药性的界定具有一致性.冷热板示差法可以从动物温度趋向行为学的视角直观而又客观地表征某些中药的寒热药性差异. %K 大黄 %K 附子 %K 中药寒热药性 %K 冷热板示差法 %U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CN/abstract/abstract414460.shtml